中国银行研究院展望2023:人民币将于波动中逐步回升,货币政策宜延续稳中略偏宽松导向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廖丹 11月30日,中国中逐研究院发布《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3年年报),银行研究院展延续根据多种因素变化的望人稳中不确定性进行悲观、基准、民币乐观三种情景预测,将于预计2023年GDP分别增长3.6%、波动步回币政5.3%、升货6.6%左右。策宜 报告提到,略偏宏观政策要着力“稳增长促回升、宽松防风险保安全”,中国中逐改善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银行研究院展延续持续恢复和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望人稳中 报告预计,民币2023年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态势,将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保持较低区间。汇市面临的不利因素趋于缓解,人民币具备逐步企稳的基础。 2023年,A股仍然面临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总的来看,A股仍然存在一些利多因素,但疫情不确定性仍将对经济恢复造成拖累。 财政政策仍将是重要发力点 根据展望报告,2023年,全球增长放缓,但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步伐放慢,有助于减轻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制约。 疫情防控措施或将更加优化,有利于各项生产生活的逐步恢复,房地产市场逐步修复,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生产和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叠加2022年低基数,中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将较上年有所回升。但回升的幅度取决于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以及国内市场需求和信心的修复程度。 2023年,宏观政策要着力“稳增长促回升、防风险保安全”,改善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持续恢复和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积极拓展资金来源,保持财政政策连续性,谨防因政策力度大幅减弱带来负面冲击;维持货币政策稳健略宽,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密切关注外部风险。 报告指出,2023年经济持续恢复仍需要政策支持,财政政策仍将是重要发力点。货币政策宜延续稳中略偏宽松导向,维持整体融资环境稳定。继续发挥投资压舱石作用,大力提振消费;推动房地产政策落实落地,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债券收益率将维持低位运行 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资本市场保持震荡态势,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预计债券市场运行将呈如下特征:一是债券发行总量将保持稳定,发行结构将有所转变。政府债券仍将进一步发挥支撑社融、带动有效投资的作用,预计利率债发行量或将继续增加。在实体经济稳健复苏带动下,企业债、公司债发行规模有望增加。 二是债券收益率将维持低位运行。从经济基本面看,伴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疫情态势有望缓解,经济有望维持复苏态势,或将对债券市场收益率形成一定支撑。从政策面看,在实体经济预期偏弱影响下,预计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合理充裕,从而带动债券收益率维持低位运行。 三是仍需密切关注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信用债方面,在多项支持房地产企业政策持续发力带动下,房地产企业流动性压力有望缓解。但考虑到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尚未明显改善,潜在信用风险仍然存在,未来需密切关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情况。此外,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仍存,仍需重视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 A股仍然面临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报告显示,A股扰动因素仍存,但结构性机遇开始凸现。展望2023年,A股仍然面临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总的来看,A股仍然存在一些利多因素: 一是机构投资者占比有望提高,为A股带来中长期资金支持。伴随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养老理财、养老保险有序推出,有助于增加中长期资金入市。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将有助于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制度型开放纵深推进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配置A股市场,延续A股长期投资趋势。 二是产业升级发展带动结构性投资机会。预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等高景气制造领域仍将有相对较强的盈利能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继续提升,关键技术相关领域仍有较好的发展机遇。 三是货币政策宽松将确保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有利于支撑A股走强。 此外,利空因素包括:一是外部因素或将继续对A股带来扰动。四季度以来,美联储等先后释放了加息放缓的信号,但在高通胀压力下,2023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加息幅度与节奏等仍存在不确定性,其带来的溢出效应将继续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扰动,继而加剧A股震荡。 二是疫情不确定性仍将对经济恢复造成拖累。疫情反复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及风险偏好,继而增大股市下行压力。 人民币将于波动中逐步回升 报告指出,人民币具备回调潜力,将于波动中逐步回升。展望2023年,汇市面临的不利因素趋于缓解,人民币具备逐步企稳的基础。主要因素有,一是市场对美联储政策预期开始转向。虽然美联储仍将加息以完成抗通胀任务,但随着美国通胀出现降温迹象(10月CPI同比增长降至7.7%),美联储紧缩步伐或将放缓,由此对人民币造成的贬值压力将边际减小。 二是国内经济基本面复苏将是汇率走强的关键支撑。202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将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11月疫情防控优化等政策出台,也有利于引导国内市场需求和信心修复。一系列利好政策将支持中国经济基本面稳健复苏。此外,受欧美国家持续高通胀等因素影响,2023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据IMF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经济“内升外降”格局将支撑人民币汇率稳步回升。 三是资本市场跨境资金将有序回流。2022年11月,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进一步便利了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投资,有利于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境外资金吸引力,引导短期跨境资金流入。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400061192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A股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115家市值超千亿
- 央行两大政策利率齐“降息”助力私人部门有效需求恢复
- 小红书“虎口夺食”
- 网红打卡地成“夺命景区”,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要担责吗?
- 11月LPR持稳 专家:未来5年期报价或降15基点
- 美媒:沙特在俄乌爆发冲突前后向俄罗斯能源企业投资5亿美元
- 科技部:智慧家居加强主动提醒、智能推荐、健康管理、智慧零操作等综合示范应用
- 央行小幅缩量续作4000亿元MLF 超预期“降息”有望带动本月LPR下调
- 信用债盘前提示| 市场企稳,各期限收益率多数下行
- 胜利管道发盈喜 预期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约3000万元至约5000万元
- 面对天价天然气只能退让 各国重新接受排放强度更大的燃料
- 理想汽车盘前跌超5% 二季度净亏损同比扩大 三季度营收指引不及预期
- 李迅雷:中国老龄化进程来势凶猛,需引起足够重视
- 7月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2591亿元
- 又一个现房新盘!深圳宝安“城中村”新盘回归,这次还会“一房难求”吗?
- 因落实“让电于民”停产5天?雅化集团回应
- 寺库累计被执行金额超940万元
- 民航局就《民航空管收费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匈牙利国会主席谴责欧盟对俄制裁:将导致欧洲经济毁灭
- 欧盟禁令年底全面生效 俄油出口下半年面临更多考验
- 搜索
-